为什么有害生物用“防制”不用“防治”?
2025-03-21 来自: 重庆聚佳白蚁防治所 浏览次数:37
有的朋友说“有害生物防制”的“制”是不是“治”的错别字,不是的。这个是80年代的时候,我国的病媒生物研究开山鼻祖之一的陆宝麟教授(中国科学院院士)确定的中文表述方式。防制的“制”不是错别字,而是包括了控制和制约两重含义。制约就是管理食源,水源和藏匿点,不让害虫有舒适的生存空间,是为治本。控制,迅速降低密度,是为治标。大师仅一字之换,就精炼地阐述了综合虫害管理的核心。
有害生物用的是“制”,是对鼠、蝇、蚊子、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预防和杀灭。
防:指的是使用防蝇帘、防蝇窗、防鼠网、生物剂驱鼠等防护设施。
制:指的是用化学药物、物理方法、生物学方法对鼠、蝇、蚊虫、蟑螂等有害生物的杀灭或控制的具体措施。
以前,由于“人定胜天”的思想作祟,人们主观上想对自然的、生物的灾害等都要进行彻 底治理甚至根 治。但是,随着科学地、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和曾有的沉痛教训,发现许多灾害是不可避免的,更是不可能根 治的。尽管鼠、蝇、蚊虫、蟑螂等病媒生物给人类带来许多困扰和疾病,但它们作为地球生物圈中的生命群体,与人类共存是永恒的,想要彻 底消灭或“根 治”是绝 对不可能的。即便在小范围内有可能,但投入是巨大的,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成比例的,往往是剜肉补疮的结局。大量使用化学灭鼠、杀虫药剂,虽然见效快,但反 弹也快,还容易出现种群抗药性。人们把生活领域的病媒生物,用综合的方法将其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,或一定的经济阈值之下,达到国 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标准,就达到了我们的“防制”目标。